每当夜幕降临,悠扬的旋律便会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的广场回荡,一场场文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,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舒心事。
与此同时,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的平安村,村民们也过上了梦寐以求的“城里人”生活。24小时不间断的自来水供应、便捷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、全自动洗衣机以及现代化的水冲厕所,让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。
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的义勒力特嘎查,更是实现了从小乡村到小“香”村的华丽蜕变。这里,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“花乡小镇”的美称,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蓬勃的发展势头。村民们齐心协力,共同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、和谐美丽的乡村新画卷……
眼下的兴安大地处处焕发生机,这一系列变化,正是兴安盟探索实施“千万工程”的生动体现。
近年来,兴安盟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,坚持以内蒙古自治区“十县百乡千村”示范创建工程为抓手,从率先建设乌兰浩特周边项目着手,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实际、具有兴安盟发展特色的典型苏木乡镇、嘎查村,通过以点带面、点面结合、循序渐进,同步推进农村牧区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“今年,我们嘎查申报了实施‘千万工程’示范村,主要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进行项目建设,让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受益者。”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永发嘎查两委成员佟双全说。
眼下的永发嘎查,侵蚀沟建设开足马力,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如火如荼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经济林建设、修建桥梁、村屯绿化等措施,永发嘎查正全方位补齐短板,不断提升全村的“颜值”与“气质”。
如何学好用活“千万工程”这一生动教材? 兴安盟明确了“任务书”和“路线图”,确定了2024年以及2025年至2027年兴安盟落实自治区“千万工程”实施意见项目建设清单。
到2027年,兴安盟争取向自治区申报打造两个示范旗县、13个示范苏木乡镇(农牧场)、89个示范嘎查村(农场连队)。其中,今年重点建设大乌兰浩特周边项目,重点围绕大乌兰浩特周边居力很镇、科尔沁镇、察尔森镇、义勒力特镇、乌兰哈达镇、葛根庙镇、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的11个嘎查村,扎实形成一批具有标杆性的创新典型,总结提炼可复制、能推广的经验,引领全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
“我们一直注重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,村干部带头实施村庄绿化、庭院美化、垃圾分类,持续改造优化人居环境。”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德生介绍说,是人居环境整治让这个曾经街道遍布牛羊粪便、垃圾杂物随处丢弃的小山村,变成了鲜花满园的美丽家园。
人居环境整治是给农村“打底”的基础工程,今年,乌兰浩特市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基础,以产业振兴为核心,在义勒力特镇、乌兰哈达镇、葛根庙镇、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计划实施“千万工程”项目47个,总投资约2.2亿元。目前已开工项目39个,重点实施和美乡村建设、城乡融合发展、乡村产业提质、乡村治理提效、经营乡村赋能等6大工程。
随着气温攀升,突泉县东杜尔基镇东泉村的特色农产品“东泉香瓜”迎来了丰收时刻,大棚内,一颗颗个大体圆的香瓜错落有致地挂在绿油油的瓜蔓上,散发出扑鼻的瓜香。
“近两年,我们东泉村采取冷棚 露天及庭院多元化种植方式,着力发展香瓜种植产业。共有种植户45户,庭院占36户,香瓜采摘结束还能再种菜,一个大棚‘一年两收’,总收入可达1.35万元,极大提升了农户发展香瓜产业积极性。”突泉县东杜尔基镇东泉村村委委员边佳星介绍说。
突泉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“千万工程”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,坚持菜园、果园、花园、游园、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“五园”共建理念,将农家庭院“方寸地”建设成群众增收的“致富园”。
推进“千万工程”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,而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。未来,兴安盟将继续聚焦关键领域,精准发力,以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为目标,将“千万工程”蕴含的理念和方法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(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武跟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