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7日电(记者魏婧宇、刘懿德)金黄的稻田连绵不绝,盛开的石榴花朵朵争艳,火红的五角枫使山林更绚烂……细细的银针牵引着彩色丝线在绣布上穿梭,在针针线线中,白晶莹带领绣工们用传统刺绣技艺将家乡美景生动呈现。
61岁的白晶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(以下简称“科右中旗”)一个蒙古族家庭,自幼跟着母亲和外婆学习蒙古族传统刺绣。
“我学着绣牛马、绣花草,想把日常见到的美好事物都绣在布上。”她说,小小一方绣布也能容下天地,成为美好生活的记录。
与苏绣、湘绣的秀丽婉约不同,蒙古族刺绣具有凝重质朴的草原风格,既可以在软面料上绣,也可以用驼绒线、牛筋线等粗线在羊毛毡、皮靴等硬面料上绣。作为传承百余年的文化瑰宝,蒙古族刺绣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。
2016年,科右中旗把蒙古族刺绣作为特色扶贫产业,引导贫困户通过刺绣增收致富。热爱刺绣的白晶莹主动挑起担子,成为“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”的推动者,让记录美好生活的绣品,逐渐变成贫困户连通新生活的纽带。
对于科右中旗的牧民来说,刺绣可以做衣服、做鞋帽,却怎么也想不到还能成为卖钱的工艺品。
在一次刺绣培训时,有学员举着图样不解地问白晶莹:“绣这么一朵花,就能挣20块钱吗?”白晶莹耐心地解释说,蒙古族刺绣一针一线都有特殊技法,凝结了先辈的智慧,在当今社会也能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在她的努力推动下,科右中旗先后成立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、蒙古族刺绣培训基地、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、蒙古族刺绣体验区。近3年来,科右中旗平均每年培训2000人,共带动300余人固定就业,3000多名一级绣工实现灵活就业。
46岁的绣工双金亮因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,一直没有稳定工作。2017年,听说白晶莹免费开办刺绣培训班,足不出户就能挣钱,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开始一针一线学习。
“第一笔订单绣了整整两天,挣到300块钱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双金亮依旧难掩激动,“从一单收入几百元到现在上千元、上万元,从跟着学,到现在能培训别人,刺绣不仅改善了我的生活,更让我找到人生价值。”
如同自己绣出的翩翩蝴蝶,双金亮自由翱翔在刺绣的天地,迎来崭新的生活。
“传统文化只有对接上现代需求,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。”作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、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,白晶莹在教授传统刺绣技法的同时,也在探索刺绣与现代服装产业的结合。
“我们将刺绣的纹饰图案融入到潮流服装设计中,还推出箱包、旅游文创等新产品,传统刺绣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。”她不无骄傲地说。
一针一线,一丝一缕,从非遗手艺到致富新产业,内蒙古刺绣中有北疆的亮丽风景,也孕育出群众的幸福生活。
认真纺着驼绒线,65岁的孟根其其格,眼神虽然已不似年轻时清亮,动作却一如既往熟练。生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辽阔草原上的她,从9岁就开始学习纺驼绒线、制作毡绣,如今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刺绣(毡绣技艺)的代表性传承人。
“小时候在放羊的间隙,我就制作驼绒线。等忙完白天的牧活,晚上拿着新做的驼绒线,让母亲教我缝制毡子。”从缝制坐垫,到缝制蒙古包外围,孟根其其格的手艺越来越好,成为草原上远近闻名的“巧绣娘”。
如今的孟根其其格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毡绣技艺的推广上。2014年起,她先后成为苏尼特左旗蒙古族中学、苏尼特左旗第一中学的毡艺课特聘教师,将自己的毡绣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。在她的悉心指导下,已有300多名中学生掌握了毡绣技艺,能独立制作笔筒、马头琴套等作品。
“洁白的毛毡就像画布,50多年来我已经在上面‘画’下了许多图案,希望年轻人能继续‘画’下去,‘画’出草原儿女的新气象。”孟根其其格说。